最新出的当代老人新标准,你达标了吗?退休的都应看一看!260
发表时间:2017-10-16 10:05 人在经历了童年的幼稚、少年的懵懂、青年的狂热、中年的艰辛最后步入老年的行列。 有人把“老年”戏称为“乐年”,但要享受到幸福的养老时光,就必须要做到“健康、快乐、有追求”这三种境界。 因而,健康、快乐和追求也就成了退休生活中的“三件宝”,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!大家一定要记住了!下面这些小标准,大家可以对照一下,符合的条数越多,就越健康,越快乐! 能够较好地适应退休生活 进入老年,从岗位上退下来,社会身份、生活内容等许多方面也必然随之变化。能否从心理上积极适应新的生活,直接影响着老年的健康水平、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。 如果能较快地适应退休生活,并开启新的生活,这说明你对自己的生活很有主见,自然就能从中获得快乐。 但是,如果离开长期工作的岗位后感到无所适从,生活索然无味,不知道做什么好。并且类似的种种不适应,持续1个月,甚至更长的时间,自己仍然调整不过来,那就应当寻求家人朋友,或者心理学工作者的帮助了。 自我认知能力强,能容纳自己 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个基本的评估,有个基本的了解。但是,有的人过高地评价自己,有的人常常自卑、自责,不能正确看待自己。试想,一个人不能容纳自己,哪里还会有平衡、快乐的退休生活? 退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,只有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,在面对地位的变化、权力的失去、经济收入的减少、与家人孩子关系的变动等情况,才不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。 对生活充满了兴趣 许多老年人能够在退休生活中发展新的兴趣、爱好,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,使退休生活充实而有意义。 比如,退休后积极参与书画、收藏、跳舞、歌咏、旅游、社会公益、体育锻炼等活动,既体现了自己依然充满朝气的生命力,又是自己创造精神和热爱生活的具体表现。 能建立起新的交往圈子 人是社会中的人,乐群性是人的天性。但人以群分,物以类聚,人的交往是有选择的。有无良好的人际关系,是老人心理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。 人在老年退休后,无须看谁的脸色行事,生活更加无拘无束,摒弃了金钱、权力、地位的因素,这样保持和新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才可能是真正的知音。 退休后,保持一颗平常心,建立起一个新的交往圈子,会从中得到很多的乐趣。 能与家人和睦相处 在退休之前,人们生活的中心往往在工作岗位上,与家人关系不十分突出。退休之后老夫妻朝夕相处,与子女们也有了更多的接触。如果不善于和家人相处,就会引起许多过去所没有的冲突和矛盾。 家人是我们永远的依靠,是我们心灵的避风港湾。退休后,不要因生活小节就跟老伴、儿女合不到一块。所以,对家人要多包容和体谅,凡事以家庭和睦为主。 能接受新事物,与社会有效相处 社会是发展、进步的,如果我们总是用老眼光去看新问题,就无法理解今天的一系列变化,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,无法与社会有效相处。 有句经常说的话:活到老,学到老。退休后,老年人要乐于认识新事物、理解新事物、接受新事物,顺应社会发展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、经验,就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人格的完整。 人,若能不断更新自己的价值观念,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,保持心理上的永远年轻。 情感反应适度,意志力表现较好 在人的一生中,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。但我们要情感反应适度,高兴时不欣喜若狂,悲伤时能控制自己,这才是真正的强者。 意志力常常表现为对自己情绪、情感的控制能力,也常常表现在制定、实施自己各种生活计划的过程中,如办事有始有终,不轻易冲动、急躁,能经受得起各种挫折等等。 心理年龄适当年轻 人的年龄分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。生理年龄,就是你的实际年龄;心理年龄,就是依照个体心理活动的健全程度确定的个体年龄。 这两种年龄不一定保持一致,可能超前,也可能滞后。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一项研究发现,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年轻的老年人通常活得更久、更快乐。 所以,对于退休的人来说,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年轻最好,但也不要太年轻,七老八十的人,还像个不懂事的小孩一样闹就不好了。 如果你不知道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小多少岁最好,那就记住下面这两段顺口溜吧: 六十老人比较小, 七十老人满街跑, 八十老人不算老, 九十老人随便找, 百岁老人精神好得不得了。 百岁笑眯眯, 九十多来兮, 八十不稀奇, 七十刚靠边, 六十小弟弟。 |